4
读者
54
内容

“读写共进”是一场身体力行攀登思维之梯的人生实践,致力于和家长朋友们一起,引导孩子深耕读写,厚积薄发,立足成长,搞定应试,帮孩子早日学会自学实现自驱。 升维学习降维考试,用三年时间覆盖“读写内功养成”的实操指引,至少120篇更新: A.渗透读写的要素|文言白话,读写之道 B.生成定制的反馈|习作反馈,文本细读 C.打开思维的黑箱|磨砺思维,提升思辨 D.坚持经典的熏习|学达本源,万法归一 公号:境闲闲书房 创生命成长乐土,约你来三生万物 定价:首年123元,次年231元,两年后333元 合伙人计划|早订最优惠

全部文章
作者境闲闲书房头像

境闲闲书房

2025/04/15

B15|思辨练习怎么练?

示例 :工作读书选鸡头还是选凤尾?

庞颖的观点:选凤尾好。

举例:自己在新加坡重点高中读书的经历,这所高中是她自认为上过的最难考的学校,自己的成绩排在尾部,......

作者境闲闲书房头像

境闲闲书房

2025/04/06

A24|如何突破中小学写作困境?坚持自由写作,构建精神世界

语文作文教学大纲在历史上经历过很多次调整,归根结底分为两种路线:

技术路线自由路线

前者的代表是1992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写作技能点,通过范文进行教学,针对性练习写作技能点,由于相对固定的教学范式,使得学生作文容易空话套话连篇,且内容雷同、思想空洞;后者的代表是2001年课改后使用过的人教版语文教材,由于意识到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于是摒弃了写作技术的训练,通过每个单元内容丰富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有内容可写,由于缺少可落地执行的抓手,又让作文教学变得形同虚设。

“技术路线”强调抓写作技术,但缺了有感而发的前提,写作容易陷入僵化死板,内容呈现“假大空”,导致学生对写作始终提不起兴致,真正的写作素养更是无从谈起;

“自由路线”提倡自由挥洒,但缺乏技术的合理导入,加上写作时间难以充分保证,使得写作能力的提升迟迟不见成效。长期以来,绝大部分学校及课外的写作教学都是在两条路线的左右摇摆中艰难前行,收效甚微。

从本质上看,写作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技能的学习掌握,但却绝不仅仅是靠掌握技能就能获得的。写作,关乎一个人内在精神世界的成长与成熟,好文章,离不开一个人最核心且独特的情感和思想。因此,学写作首先应聚焦的是“有没有”的源头问题,其次才是“好不好”的技术层面问题。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写作能力的提升之所以缓慢是因为蓄积源头活水的过程急不来,人精神世界的构建无法一蹴而就,只能在日积月累的生活经验中、阅读经验中慢慢沉淀、不断转化、不时升华,任何急功近利的做法都无法替代这个不可或缺、厚积薄发的内隐过程。

写作技术是招式,精神世界的日益丰富才是内功,片面追求结果就会导致流于表面,只重视招式学习而忽略内功养成,写作怎么可能真正好起来呢?

构建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就是高质量的课外阅读,这里的阅读既包括有字书,也包括生活这部无字书。所谓“高质量”就是有意识地把阅读中触发的感受和思考记录下来,时时回味琢磨,记录琢磨得越勤越多,精神世界的储备就越丰富,个人成长速度也就越快。对于低年级的小孩子,至少可以在家长的引导下,通过口头方式去关注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亲自去做的过程中自然能明白哪些是对自己更有价值的发现,在这个主动积累“发现”的过程中,人才能更好地观察自己、了解自己,贴近自己的心,心才是我们打开写作的源头,平时缺少和心的深入链接,写作时当然就乏善可陈。

持续积累“发现”的过程,依然是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坚持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是培养良好“发现能力”的唯一途径,这不是通过课堂有限时间里就能解决的技术性问题,写作能力的养成最难的恰恰不是技术性的部分

古人说:汝欲学做诗,功夫在诗外。

诗歌、文章呈现出的仅是冰山一角,托起这一角需要的是人宽广无垠的精神世界。

阅读,最重要的是透过文字现象,与背后的人发生深度链接,去感受其中的情感思想,在持续的阅读碰撞中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阅读开拓视野、激活思考,通过写作开展自我对话,持续梳理并重构自己。语言文字是一个人思想精神的外化,语言文字的规模和质量是衡量人的精神世界丰富程度的重要标志,语言文字的贫瘠是精神世界荒芜的直接结果。从这个角度看,语文是所有学科中真正关系到人的幸福能力的课程,学会写作不只是为了学生时代的分数,更是为了构建丰富的精神世界,因为唯有精神世界富足且自洽的人,才有能力收获幸福。

而忽视了精神世界的构建,根本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好文章。因此,提升写作的关键在于是否关注生命的内在体验,在关注的前提下再去学习掌握写作技术才有意义。真实、真诚的文字表达永远是写作之根,唯有根正根深才可能枝繁叶茂。而反观现实,本末倒置的做法比比皆是。

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写作部分的底层逻辑是:技术进阶加读写结合。即既需要一套程序把写作这项复杂技能分解为可循序渐进掌握的技能点,又需要避免“无米之炊”的写作障碍,重视底层写作素养的构建。关于写作的总体教学目标包括下列内容:

能根据需要,用书面语言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

作为写作教学的指导大纲,方向性上没有任何问题,但具体实践过程中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完全因学校、因老师而异了。作为家长,就需要在理解语文课标的基础上,根据孩子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去补足学校写作教学中所缺失的部分。

鉴于大部分学校的写作教学都是被应试的功利性所裹挟着走的,家长就更需要充分理解造成孩子写作困境的根本症结:忽视了写作中的人,忽视了人的精神世界发展

只要这个根源问题还未被充分重视,孩子的写作困境就会长期存在。也正是由于对根源问题的彻底无视,作为成人,才会生出“在AI可以写作的当下,孩子是否还有必要学写作”疑惑,这完全是把写作仅当作一项技能而彻底忽视了其在人的精神世界构建过程中发挥的不可或缺作用才会有的质疑。在AI不断普及的未来,人更需要回归人之为人的独特性,去重视自己精神世界的建设,找到并发展自己的天赋。否则,当人像机器一样写作,像机器一样活着,那为什么不直接用机器去替代这样毫无生气的人呢?

刘慈欣说将来作家这个职业有可能被AI取代,我是同意的。但我想补充的是: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经典永远都只是浩瀚作品中极少的存在,这些智慧仅能来自于人类的洞见,产生洞见的智慧源头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并不在任何文字里,文字仅仅是通往我们内心本自俱足智慧的桥。写作是激活内心、开启智慧最简单的方式。无论作家的职业未来存在与否,人类都离不开写作,因为写作中最重要的读者不是外人,而是自己。

也正是基于此,才有必要在接下来的底层核心写作技能系列文章开始前,再次重申中小学生写作难的根本症结,避免实践时一不留神就本末倒置。想要突破写作困境就不能依赖时间极为有限的课堂,更不能只单方面关注写作技术,而需要以家庭为中心开展“读写共进”长期实践,和孩子一起丰盈内心、充实精神,在此基础上学习掌握必要的核心技术。毕竟,成长应该是发生在每一天的阅读和生活中的,而写作是见证成长、留下足迹的最好方式。考场写作设置的初衷是为了推动并检验孩子们精神世界成长的阶段性成果,而绝不是让孩子们舍本逐末,仅仅为了获得分数去迎合题目、输出虚情假意、空洞做作、灵魂缺席的文字。

推荐阅读:

中小学写作的本质是什么?

作者境闲闲书房头像

境闲闲书房

2025/03/25

A23|泛读与精读:做好读书笔记,开启自由写作(下)

虽说不同类型的书具体读法不尽相同,但精读的底层逻辑却是相通的,可以从中总结出具有普适性的方法,本篇就重点谈谈“精读核心要素”。

要素一:阅读动机

即明确“为......

作者境闲闲书房头像

境闲闲书房

2025/03/14

A22|泛读与精读:做好读书笔记,开启自由写作(上)

开始这篇文章之前,请先回顾一下“认知负荷理论”。

泛读通过增加相关认知负荷来扩充背景知识,为理解提供必要的基础;

精读通过降低外在认知负荷来聚焦重点,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融......

作者境闲闲书房头像

境闲闲书房

2025/03/09

B14|好故事如何好?看《哪吒》,练读写

A4中讨论过的表达输出问题,不妨在观影后操练一番。

B8中学习的故事模型,正好可以在......

作者境闲闲书房头像

境闲闲书房

2025/02/28

B13|品古诗,学读写(下)

大学前的语文教材,缺少文学史的系统视角。于是学了很多年,许多孩子还是不太清楚古诗、古体诗、近体诗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除了律诗和绝句,还有些诗歌句子长短不齐、篇幅长短各异。

为了明确上......

作者境闲闲书房头像

境闲闲书房

2025/02/20

B12|品古诗,学读写(上)

自学锦囊:

从小学到高中,从课内到课外,每个人脑袋里都装了不少的古诗词。如果只是随意堆在脑海中,学习效果肯定不佳,学以致用就更难了。因此,需要花点心思梳理组织,使其不再凌乱,变得结构......

作者境闲闲书房头像

境闲闲书房

2025/02/07

A21|把握意象:客观意象和主观意象(下)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形象化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文学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通过想象、审美和创造,不仅描绘客观世界的人事物景,更要反映主观世界的情感思想。

一.客观意象的......

作者境闲闲书房头像

境闲闲书房

2025/01/20

A20|把握意象:客观意象和主观意象(上)

所有文学体裁中,诗歌对文字能力的要求是最高的,诗歌的核心是意象,意象不只存在于诗歌中,小说、散文想要使文字摆脱平庸,都需要从诗歌中汲取养分。追求诗意是使文字远离陈腔滥调的一剂良药。

......

作者境闲闲书房头像

境闲闲书房

2025/01/15

A19|诗歌与意象:感受诗意,意在言外

无论成人孩子,很多时候我们一提笔写就感觉到困难,这往往是因为忽视了身边的生活,而关注点过于抽象或高远,总想写大问题或强行升华,不屑于写日常琐碎。一些人对李娟的《记一忘三二》评价不高,觉得内容读来......

清风小道童
AI技术开启财富之门,职场转型至财务自由,一站掌握赚钱秘籍。